游戏介绍
我的妈呀可算编完了{{{(>_<)}}}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サイコミステリィシリ-ズ”的最终作品 ,话说今年是怎么了,完结的系列有好多啊
主角们也渐渐变老,从壳之少女开始那种带着些许傲慢和活泼的青年像,变成了本作稳重且带着疲态的中年人。
剧情介绍:“就这样,星轮月转——”
昭和三十三年,一月。
今年是罕见的多雪年份,是非常冷的一年。
那天,在弥漫的灰色雪花中,少女的葬礼如期举行。被雪覆盖的遗像上的少女,带着些许羞涩,又或者是落寞——
天理教的事件暂时得到解决后的几天,画家间宫心像在狱中去世。
【時坂 玲人】与旧识的学艺人员【マリス・ステラ】一起前去整理间宫心像的遗物。
然后在那里发现了一幅未发表的作品——断臂的片翼天使。
这幅与《壳之少女》如出一辙、美丽与凄惨交织而成的画作被命名为《天罚》。
又过了几天,发现了一具装饰得和《天罚》中的主角一样的女尸,死者是【真崎 智之】的前同事。从《壳之少女》开始,直到现在的《天罚》,能够斩断这团偏执的,或许只有那个小女孩的存在。
那份代表着《偏执》的爱意,荟萃出了太阳和漫天繁星——
宣传OP:擬翼の偶像
感想点评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先说些题外话吧,大概从下下来到通关TE花了两天左右时间,期间基本是除了一点点推进剧情以外就没怎么分过心,感觉就好像你看一本书然后不知不觉被它吸引进去了离不开身的感觉,就像早上打开书,合上的时候已经傍晚了的那种感觉吧。其实从当时刚下下来到正式决定接触这部作品是有一段空白期的,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开启三部曲的最后终章(毕竟也算是IG老粉了,一个系列完结作总舍不得推这样的),其实一直有在犹豫,最后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忍不住想向前几作那样总还是想要从什么当中获得些什么,共鸣些什么,思考些什么的缘故,就终于是下定决心打开了游戏。
说实话在我自己的内心对gal的标准中,就如同IG社的其他作品一样,天少也是归属于新型体裁的文学范畴内的,一部对我而言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一部视觉小说。可以说,很久起码近一两年自己所接触的gal中没有过这样一部作品可以如此的吸引我了。(所以这段评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种自我满足和自我完成感吧)
由于本人日语不是很上手的原因所以硬啃的生肉,在后续与剧情有关的感想中细节上或许会有多处理解不恰当和错误,希望大家发现了的话可以联系本人 (>﹏<)加以修改 。再加上写这种相对正式的感想评论啥的没啥经验所以也就还请大家多多担待啊啊啊啊。
--------------------------------------------------------------------------------------------------------------------------------------------------分割
最想提的果然还是本作的中心主题之一---Paranoia-----偏执。
虽说在我个人看来偏执可以被归为本作的中心主题,但事实上有接触过前两部作品的玩家肯定对于前两作中所透露出的偏执留有很强的印象吧,所以其实偏执作为系列的收官作的主题是没有问题的。经过前两作的无论是主角也好抑或是配角也好,可以说剧情中的一些角落都参杂着或多或少的偏执存在于其中,因此对于偏执这一主题的思考也必是呼之欲出。而在本作中最明显的不必说玲人对于冬子及其孩子的,六识对于美砂的,然后是朽木兄妹(本剧中大致是妹妹对于哥哥)之间的(以及文弥对于冬子),静对于“天使”和妹妹的,千绘对于静老师的,八木沼对于其姐姐的.....偏执作为全剧的中心主题,可以说是一切的源泉,也是造成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舞台背景上特定人物行为的主导者吧。若无那般狂气的偏执,会有多少人能够得到救赎而非坠入深渊...有多少人能够活下去呢?由于偏执,男主失去了未婚妻和冬子,由于偏执紫一度失去同窗好友,由于偏执本应讴歌人性艺术家最终化身为人性的践踏者...或许在那个近似疯狂的战后年代,偏执人心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可难道偏执竟无一点用处吗?我想答案肯定不是的。正因为偏执,玲人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救赎,正因为偏执,更多被留下来的人幸免于人性的悲剧,正因为偏执,情感得到了回应,正因为偏执,我们见证了这世上独属于玲人和冬子之间的关于爱的美学。可以说偏执既能够孕育美,又能够毁灭美。而落实在具体剧本中,偏执不仅串起并引导了整个文本的走向,更是通过这些各式各样的偏执本身,很好地加固了人物形象,使得这些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的个性都变得更加鲜明有特点。换句话说正是由于种种偏执的存在,才让他们的角色更加栩栩如生,无限的贴近于现实,使我们读者更容易代入各类角色的视角并更能够针对现实当中我们本身各自所抱有的偏执和症结产生种种思考,达到某种程度上自省的阅读效果。接着,人物间原有的情感脉络更是通过偏执的产生和存在而变得璀璨耀眼了起来。我个人之所以将这部作品归入gal中文学作品的范畴,是因为这部作品符合并满足了我非常赞同的一个观点:文学既人学。在本剧中,通过巧妙地偏执的运用和剧本的架构,使得人物的情感脉络的变化变得非常注目起来,使得人本身的情感因素在剧中变得十分的重要。就以玲人为例,在某种程度上,一切事件的起因都源于他对于一名少女所抱有的偏执,从最初的寻找少女决绝的偏执,到寻而不得,心上人早已化为白骨,再见已是梦中人的痛苦欲绝无法放下的偏执,再到最后与少女和自己的骨肉重逢,不得不坚毅地挑起被留下的生者的义务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的偏执,甚至可以说,玲人的情感轨迹的变化本身可以说正是一种偏执而他本人也多次意识到了这点(这也一定是他无法和杏子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正如梦中冬子所言,造成这一切的不是谁的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是所有人的偏执交杂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无法究其原因罢了。也正是这点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我想,我们虽然是局外人,剧外人,可难道我们身上难道就没有或多或少的偏执吗?答案是否的。文学既人学,人学既情感。人必有其情感所在,而偏离情感的道路外又或是尽头或许便是各种各样的偏执。情感孕育了偏执,偏执又反作用于情感,剧中的人物尚且迷茫在情感的漩涡中,更何况我们自己和当下的社会呢?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何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偏执从而和自己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和解,以及,如何处理自己的偏执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审视的问题。
--------------------------------------------------------------------------------------------------------------------------------------------------分割
然后是关于本作的感动的情感爆发点和情怀部分,可以说IG社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用心下足功夫的了。
就我个人而言全剧TE通下来,最令我动容的莫过于玲人在梦中和冬子相见的那一刻,最后与从六识那里夺回的女儿相拥的那一刻以及最后的结尾呼应前作的情怀处理部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梦中与冬子相见的那一刻,当时可以说整个人真的就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情感牌,措手不及。我还记得玲人回应冬子说他老了很多,他说了一句很普通却又十分扎心的话:おればかり年を取るなあ(只有我一个人一直在变老啊...)不过我这里的表述可能和原文不太一样,码字的时候没翻看原文还请原谅。这句话直戳泪点,当时就想到苏轼的那首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和“尘满面,鬓如霜”,或许那个时刻玲人与苏轼的心境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吻合吧。
接着就是玲人与女儿真正相逢的那一刻,玲人看着女儿向他跑来的身影,堆积了近两作的铺垫的情感在那一瞬间爆发,通过IG社非常出色的镜头安排和文字表现,文学的感染性跃然屏上,我想或许在座若是身为父亲的玩家或许会更加为之动容吧。不过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杰洛特和希里的相逢场景,那个也是十分令我感动的一个场景。
最后一个场景我想不必多提,只要是认真游玩本作到TE的玩家也一定会和我一样,和大家一样,即便没有溢出泪水,但心中一定是波涛涌动最后又慢慢归于平静,情感十分复杂的吧.....在从事件开始至结束的二十年后,一个平凡的春日的上午,他一如既往的前往那个与少女初遇的场所,偶遇“她”的那一刻,CG中所展现出来的他的泪中究竟会包含哪些情感,而他又会想些什么呢.....这一切作为玩家,观众,读者的我们除了猜想以外或许是无从得知了吧......
综上所述,这三个场景是我个人认为在本剧中可以算是最出色的三个情感爆发点和情怀抒发之处。不仅强化了剧本演出,人物形象,更是为回收至今的所有铺垫与伏笔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始于春日,也终于春日。始于“她”,也终于“她”。这样的首尾呼应无疑无论是从终章的定位本身出发又或是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优秀的了。
---------------------------------------------------------------------------------------------------------------------------------------------------分割
关于本作中的cp关系和定位
其实我本人除了冬子与玲人这一大方向以外的cp其实说实话没怎么特意有要求过或是有意见啥的。紫妹和马杀鸡在一起其实并不是非常奇怪,从文本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两者互生情愫只不过可能没达到十分强烈的地步,处于比较暧昧的关系。而鱼住和杏子的关系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成年人的一种妥协吧,这一对其实鱼住对杏子的情感很明显,但杏子对鱼住就不是很明白,至少我个人没从文本中读出杏子是带有十分强烈的那种对鱼住的渴求的,个人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喜欢的感觉吧。丝缇拉和玲人这一对以外还是很甜的,而且也很自然。正如文中丝缇拉和紫妹所说的那样,他们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更切确的说零件与零件之间的非常合适的一种贴合,其实也就一种互相抚慰创伤,互相支持的关系吧。在这一点上,丝缇拉的定位和之前没有和玲人断绝那方面关系的杏子比较类似(这样也能解释玲人决定始终抱着偏执活下去的原因)个人觉得这样的cp关系作为终章来说是很合适的了,与IG社其他作品相比我个人认为算是比较圆满的一个结局的关系了。
---------------------------------------------------------------------------------------------------------------------------------------------------分割
其他的一些小小想法
1.画风个人认为是系列作中最好的一作,杉菜老师笔下的女性还是那么妩媚和迷人。(紫妹那种大和抚子气质我太可了,步的那样很酷又很潇洒的小姐姐也好i)
2.音乐一往没得说,配乐与剧情演出配合的恰到好处,氛围也渲染得很好,尤其是月世界那首带女声的爵士乐风格的歌,和那种咖啡店的氛围也太配了吧!可能最近听citypop比较多的缘故,这种偏复古格调的曲子还是很戳我的~大人风格的感觉一下就来了~TE开始界面的那首曲子也很不错,我就是听着这两首码的字hhhh
3.本作作为系列收官作,情怀很足。但我唯一不满的是为啥某侦探男子还有和菜没能出现在游戏里,再怎么说也是前几作的主角吧,没有互动感觉有点可惜,还期待着鱼住婚礼见到他们来着。不过y1s1,你冬史姐还是你冬史姐,从最早05年的炼狱到最后的20年的天少,似乎都有出场,主角团最强“工具人”石锤了233333
4.主要cp关系间互动感觉少了些,甜度不是很够,还挺期待紫妹和马杀鸡的后续发展的,还有丝缇拉和玲人的互动。
---------------------------------------------------------------------------------------------------------------------------------------------------分割
总的来说,天少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作,水准完全是够硬的,无论是从剧本方面或是其他方面,而且制作也是十分精良,三周目回收所有CG的剧本架构,每一次重新开始后获得的新情报,IG社的用心可见一斑。希望今后IG社能够带来更多令人惊艳的优秀的作品!
好久不见
你还好吗
虽然还会感到寂寞
与你相遇的春天又来了
没有你的春天又来了
然后繁星轮转.....青鸟向天空振翅飞去......
「於是,繁星將開始輪轉——」
昭和三十三年,一月。
这一年很少见的下起大雪,是十分寒冷的一年。
举行少女葬礼的当天,灰色的雪从空中飘落而下。
少女的遗照被雪覆盖,照片上她的神情看似有些羞涩,却又带点寂寞——
解决天惠会的事件之后,稀世的天才画家 间宫心像 病逝狱中。
时坂玲人 和旧识美术馆员 玛丽丝・史黛拉 一同前往整理间宫心像的遗物。
在那裡,他们发现了间宫心像的未发表画作──无臂的片翼天使。
如同『壳之少女』交杂著美丽与不祥的这幅画名为『天罚』。
数日后,外表装饰成与『天罚』中的天使同样的女性尸体被人发现,而死者
是真崎智之的前同事。
从『壳之少女』开始,延续到『天罚』的偏执,
能够斩断这一切的,或许只有那名小女孩的存在。
那份爱《执念》,将编织出太阳与所有繁星——